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热点 / 防灾减灾日

撑起地质安全“保险伞”

发布时间:2023-05-24 11:45
来源:i自然全媒体
发布单位:宣教中心
有效性:
【打印文本】
访问量: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发育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不断深化和加强,我国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和经济财产损失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受气候变化、地震频发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地质灾害频发、多发,由此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事件仍时有发生,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探索构建市场主导、政策支持的地质灾害保险体系,引入社会力量有效应对灾害风险”。对此,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中国再保险集团、重庆市人民政府,开始探索构建“地质安全+金融保险”防灾减灾新业态,在加强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精细化定量评估的基础上,以金融手段反哺地质灾害防治投入,致力于形成政府与社会共同管理、共同分担地质灾害风险新格局。

探索

推动政府与社会共同分担地质灾害风险

地震、台风、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突发性强,危害严重,却又无法避免,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不可预计。为分散灾害风险、分摊灾害损失,美国、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先后建立了巨灾保险体系,把本国的灾害损失通过跨国的(再)保险公司和全球的资本市场转移,在国际范围进行损失的分担,从而减轻本国的财政和经济压力。

我国的巨灾保险起步相对较晚。中再巨灾风险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卢大伟介绍,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要求“更加注重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建立完善灾害保险制度”。2021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部分明确提出了“发展巨灾保险”。近年来,巨灾保险在我国防灾减灾及灾后恢复重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缓解了重大灾害风险。

在我国,地质灾害是一种危害严重的自然灾害。

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地质灾害综合研究室主任杨旭东介绍,我国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十三五”期间,全国共发生各类型地质灾害约3.4万起,造成1234人死亡失踪,直接经济损失160亿元。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登记在册地灾隐患点28万余处,潜在威胁约1243万人和6409亿元财产。平均每年地质灾害造成的死亡和失踪人数约占自然灾害的27%,由地质灾害造成的年平均直接经济损失约40亿元。

一直以来,各级政府会对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和灾后重建给予适当的救济或补助,但由于财力有限,往往只能提供一定的民生保障,而不能对地质灾害造成损失给予充分的补偿。“多数情况下,单起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和破坏对象相对有限,不完全符合构成巨灾保险可保的主要条件。国内外保险行业通常将地质灾害作为地震的次生灾害予以考虑,少有专门针对地质灾害保险设立独立险种。”卢大伟说。

“当前,在地质灾害仍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严峻形势下,贯彻落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积极探索防灾减灾新模式,在现有巨灾保险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自然灾害保险体系,积极探索发展地质灾害保险,尤为迫切和重要。”杨旭东表示。

试点

将保险机制引入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通过商业保险的救灾保障功能,多渠道筹集地质灾害防治资金;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和力量,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建立地质灾害保险制度的终极目标,同时也正在逐步成为国内保险业和各级政府的共识。”卢大伟介绍,目前我国一些地区已经开展了地质灾害保险试点工作。

比如,福建省福鼎市针对地质灾害应急响应设立的地质灾害应急保险,通过政府向第三方购买服务保险的方式,将辖区范围内因暴雨、台风诱发的地质灾害灾险情的应急治理费用,通过保险渠道予以支付,增强了资金保障能力,确保地灾点及时得到应急治理。据统计2020年福鼎市地灾保险项目共计出险33处,累计赔付360多万元。

又如,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针对民生保障建立的重大自然灾害民生保险,参保的灾种包括地质灾害、地震等11种自然灾害,其中仅政策性重大地质灾害保险,政府每年出资近175万元。从2018年开始,临安区政府为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口统一购买了地质灾害民生保险,被保险人因重大自然灾害遭受意外伤害身故、意外残疾,保险金额每人60万元,意外医疗保险金额每人50万元。此外,保险公司还推出直升机无偿救援、地质灾害点危房现场评估、赔付等特色服务,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

2019年,“利奇马”台风来袭,引发临安西部山区大面积山体滑坡、泥石流、山洪等灾害,全区受灾人口14万余人,倒塌房屋600余间,严重损坏房屋571间。保险公司赔付金额达到380万元。

在地震、地质灾害多发的四川省,眉山、大邑等县(市)针对人员保护相继建立地质灾害保险制度。其中,眉山市从2022年起为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专职监测人员、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及受威胁群众的房屋购买保险,以有效降低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损失。

这些试点工作的开展,为推进发展地质灾害保险作出了有益尝试。但总体上看,我国地质灾害保险主要还是民生救助型,以政府为主导提供民生基础保障,未能发挥社会资金分散风险的作用。而且,当前地质灾害保险以保障人员生命健康为主,对居民住宅、市政公共设施、农作物等经济财产损失的保障有限,还难以满足居民更高层次、更加多元、更加个性化的保险保障需求。“尤其是保险费率厘定与保险风险管理无法实现科学定量,导致对地灾保险产品的精算定价难度较大。这还需要地质工作对此提供精准支撑,推进实现地质灾害风险量化。”卢大伟表示。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供图

难点

对地质灾害风险进行定量化和精准化评估

“当前,我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多针对特定时期或特定条件开展,主要反映风险程度的相对高低,以服务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部署和国土空间规划等为主,还缺少基于长时间序列的连续评价、模拟,以及基于超越概率的人员死亡失踪数量或经济损失数量评估预测,难以科学化、定量化支撑地质灾害保险区划和保险费率厘定。”杨旭东表示。

据介绍,“十四五”以来,我国部署了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工作,在“十三五”期间针对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完成1􀏑5万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持续开展以县为单元的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城镇1􀏑1万精细调查,初步构建了覆盖全国—省—市—县—乡镇的多级尺度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方法和成果体系。

然而,为了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地质灾害保险需要在更精细的尺度下考虑人口与财产的分布,构建集灾害、人口、财产等要素分布和损失模型计算等为一体的大数据平台,进而对地质灾害风险进行定量化、精准化、多场景化的评估。这对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提出了更高要求。

杨旭东表示,为满足地质灾害保险需求,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工作要做到让风险看得见、算得明、管得住。一是整合集成现有地质灾害信息化建设成果,动态集成更新风险普查数据,建立地质灾害风险大数据库,构建强大数字底座,让风险“看得见”;二是研发地质灾害损失评估量化模型,让风险“算得明”,支撑政府风险精细化管理;三是建设防灾减灾服务平台,发挥保险风险管理的责任,引入第三方专业服务,与政府在防灾救灾抗灾的全过程、各环节中高效协同、无缝衔接,让风险“管得住”;四是建设地质灾害风险防御综合调度平台,融合多种通信手段提升灾害风险损失量化评估能力,让地质灾害风险防御指挥调度“连得通,叫得应”。

“针对风险评估中地质灾害风险量化难题,要进一步挖掘和应用地质灾害大数据,创新融合综合遥感、人工智能、数值模拟、超算等多样化技术手段,研发新一代地质灾害风险量化模型,强化对地质灾害风险时空演化态势的精准识别,破解风险防控盲点(区)和风险识别不准的问题。这也是满足地质灾害‘点面双控’的精准化需求、优化防灾减灾资源配置的重要支撑。”杨旭东强调。

示范

打造“地质安全+金融保险”省级样板

立足服务平安中国建设,推进地质灾害保险服务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机融合,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再保险集团和重庆市人民政府于2021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研发和保险区划、建设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保险智慧服务云平台、推进地质灾害保险技术标准和法律制度建设等,着力打造“地质安全+金融保险”的省级样板。

“近年来,全市地质灾害共同防治责任体系与运作体系不断健全,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升。地质灾害排查调查评价完成全市域覆盖,精度和时效性不断提高。涵盖全部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人防+技防’的智能化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新格局也已初步建立,气象预警精准度、时效性持续提升。同时,我们建立了政府全额出资的民生救助型巨灾保险,将地质灾害纳入巨灾保险,设立了每人10万元的伤亡赔付标准,以人身安全为基本保障的地质灾害保险初步建立。”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地质勘查管理处处长李少荣的一席话,道出了选择重庆开展地质灾害保险研究和试点的缘由。

根据协议,三方成立了协调组和工作组,组建了一支稳定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保险研究技术团队,瞄准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需求和地质灾害保险研发目标,重点开展了研究资料分析、基础数据准备、模型理论验证、试点地区踏勘、成果服务调研等一系列预研究工作,系统梳理和聚焦国内外地质灾害保险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关键技术和瓶颈,围绕地质灾害保险量化模型研发、地质灾害智慧防灾防损平台建设、地质灾害保险试点与风险防范、构建我国地质灾害保险技术标准体系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业务对接和技术研讨,并制定了地质灾害风险量化模型与保险区划研发技术方案。

今年2月,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再巨灾风险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形成三方合作推进方案,启动重庆市地质灾害保险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立项研究工作。该项目将聚焦重庆地质灾害发育成灾机理,研发地质灾害风险精准量化模型,实现对重庆地质灾害风险时空动态变化的精准识别、预警及损失评估;在此基础上,构建地质灾害风险量化和保险服务平台,研发重庆地质灾害保险产品,试点提供地质灾害保险服务;同时,开展自然灾害“金融+”创新,合作打造“科技+保险+服务”新业态。其中,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将牵头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承灾体易损性评估和风险评估模型研发;中再巨灾风险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将牵头开展风险暴露数据库、地质灾害保险金融模型研发和地质灾害保险区划方法研究;重庆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将牵头开展试点区地质灾害风险时空特征和风险防控盲点(区)精准识别和地质灾害风险预警预报,支撑地质灾害“点+面”精准双控措施落地落细。

“通过三方合作,将进一步完善我国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支撑现代保险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我国地质灾害风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坚实科学依据,同时示范引领全国地质灾害保险高质量发展。”杨旭东对此充满期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