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朝天门码头望向对岸,房屋楼宇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霓虹灯下,宛如一座巨大的立体迷宫。重庆,以其独特的城市风貌、山水肌理、地形结构被誉为“5D魔幻之都”。
眼下,重庆的“魔幻”却不止于此。
“渝耕保”让445万块耕地有了“身份证”,贯穿三级的综合监测监管体系实现“台账式”向“图斑化”管理转变,全市违法占耕面积较2022年下降18%,整改率控制在90%;工业用地开启“智治”模式,“云上看”“线上购”,企业选址不再愁;危岩地灾风险管控为三峡库区每一片危岩装上“千里眼”,地灾防线不断前移;智能规划让城市生活圈实现“缺什么、补什么”,老百姓的吃穿住行更便捷……
数字化浪潮中,重庆已然成为其中的“弄潮儿”。
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强化数字赋能、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要科学规划建设大数据平台和网络系统。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数治”为牵引,重庆如何答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必答题?
破题:“库图箱”助力数字重庆建设
8.24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3200万常住人口、穿城而过的大江大河、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无不考验着重庆城市治理工作的精准度、科学性。
![]() |
重庆城市风貌 (图源:摄图网)
破题关键在哪儿?2023年4月25日召开的数字重庆建设大会,为重庆数字化变革拉开大幕。
两年时间,9次推进会,在数字重庆“1361”(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数字党建、数字政务、数字经济等六大系统,一个基层智治体系)整体构架下,重庆不断加“数”前进。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让数字重庆的美好蓝图扎根于大地之上,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尤为关键。
2024年2月29日,国土空间数据综合信息系统(GIS)上线运行。“这是重庆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最重要、最复杂、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定位为重庆的数字时空智能底座。”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信息中心副主任闫亮说。
以 GIS系统建设为总抓手,“4510”数字重庆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应运而生。
其中,“4”包括由一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数据库)、一图(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一箱(国土空间治理工具箱)组成的统一空间底座,以及由此支撑的一批数字化典型应用。简单来说,“一库”是空间数据化,将重庆27个市级部门的空间数据进行归集、整合、治理,形成数字重庆的基础支撑;“一图”是数据服务化,即将已治理好的数据变成直观化、可视化的图层,让各系统各部门更直观、方便地调用,并通过叠加图层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即在自然资源治理、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安全、国土空间服务、城市空间治理5个方向谋划典型,撬动70多项重点改革任务。
“10”包括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危岩地灾防治、生态保护修复、耕地保护等十大核心业务。
“我们已经将建成的1300个图层在全市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发布,其中既有各种分辨率、动态更新的影像地图,也有三维实景图。”闫亮边说边用鼠标在 GIS系统相应界面轻点,沙坪坝区磁器口古镇的建筑、树木、道路即刻栩栩如生呈现出来。
在各项功能中,实时水位淹没范围的模拟推演格外引人注目。“你看,根据实时情况输入水位,会看到水位上涨时磁器口码头不断‘缩小’:洪峰来临前,水位会淹及码头广场下几步石梯处;到洪峰过境时,水位与广场边缘几乎齐平。”闫亮表示,借助这张“真地图”,管理部门可精准确定淹没范围、有序转移群众。这是重庆以实景三维赋能超大城市治理的一个生动缩影。
目前,城市级三维实景图已覆盖1031个镇街人口密集地区。重庆局还与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开展地理空间、自然人、法人、信用、电子证照基础数据“五库”融合建设,成果覆盖中心城区,在街道治理、防洪模拟、抢险救灾、高楼消防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GIS系统既要好用,也要用好。
对此,重庆局为使用者开发了不少贴心功能,如通过拖、拉、拽等简易操作便能实现不同图层空间叠加、时序前后对比、搜索位置定位等。系统中建立的一系列能与图层配套使用的综合分析、空间谋划、审查审批、展示服务等工具,组成了“国土空间治理工具箱”,让服务“智能化”。
当前,GIS系统打通了空间数据治理通道,解决了区县、市级部门空间数据分散管理问题,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各级单位共建共用共享。截至目前,“库图箱”累计调用量超2亿次,持续为重庆超大城市治理提质赋能。
解题:一图“智”治在“实战”中发挥实效
“以前,自然资源调查底图不一致、数据归口不一、国土调查和林草湿荒调查底数不同,导致图斑地类对接困难。”这是在推进林草湿荒普查时,重庆市林业局资源处工作人员曾遇到的现实问题。
“重庆‘七山一水二分田’,地块地类等自然资源空间基础条件特殊、地理地质情况复杂,多种因素导致落地不够精准,调查认定标准规则条件下形成空间重叠及管理交叉等问题。”重庆局调查监测处处长姚力沛说,这些问题曾让多个部门头疼。
如今,打开重庆 GIS系统,涉及27个部门的73张专题图清晰呈现。
“自然资源调查”专题图统一全市各相关部门的调查底图、底数,为国土变更调查和林草湿荒普查提供“一个底板”;“危岩地灾风险管控”专题图汇集14个部门3400万余条数据,一屏管控1.5万余个地灾风险点、5万余台监测设备;“矿产资源”专题图整合规划、储量、出让、登记、监管五大类数据资源,实现矿产资源现状呈现、态势跟踪、选址空间分析智能化……
搭配“空间协同”“红线智检”等工具,建设项目可在选址前预检测与自然资源、林业、生态环境、水利等部门是否存在要素冲突,从而优化选址。
过去一年,这样的“超能力”已助力3.7万个项目选址。
“基于 GIS系统打造的‘多规合一’专题图,就是将‘一张图’图层按照规划引领社会经济发展思路进行专题化,数智融合、实景呈现,推动专项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有机衔接。”闫亮说。
一图“智”治,正在各领域“实战”中发挥实效——
谋划乡村发展,可调用“村庄规划”专题图,围绕乡村空间、乡村资源等五个板块,整合市规划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发展改革等部门数据,让三条控制线、人口、农业种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等信息“一图”展现。
规划城区交通,可“挂图作战”。“综合交通体系”专题图呈现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交通枢纽五个类别的指标、数据、图层,能够实现交通设施“规划—建设—运行—运营”全流程“挂图作战”。通过专题图,还可实时监测各轨道断面客流规模大小,以及线路客流、站点客流、换乘客流、低效站点等信息,助力相关部门科学规划站点、疏导交通。
“综合交通体系”专题图
布局重大项目,可利用“空间用途管制”专题图,把控全市重大项目从规划、选址到审批、用地、登记全流程,打通协同共治“最后一公里”,推动自然资源“多审合一”“一码管地”等改革落地见效。
“‘多规合一’专题图对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扩展。”闫亮说,通过现状呈现、未来规划、空间协同、“挂图作战”等功能,可助力各类空间治理场景实现空间规划、绩效目标、发展态势、冲突矛盾“一图呈现、动态协同”。
眼下,“千条线”数据和业务正汇聚于“一张图”,勾勒出重庆“数治”新图景。
赋能:谋划重大应用描绘城市新蓝图
两江新区,重庆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向新”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工业用房总面积达1219万平方米,但空置面积占比仅6%,其中的“奥秘”在哪儿?
“精准化配置、精细化管理是关键。”重庆局测绘地理信息处处长郑运松给出了答案。
为更好地配置资源要素,重庆局创新推出“产业用地智治”应用。通过该应用,企业可快速查看待供土地的规划条件、基准地价、准入条件等信息,管理部门则能够从规划、用地、供应、园区管理等多个具体场景,实现对产业用地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 |
“产业用地智治”操作界面
在此基础上,重庆局还对全市50个产业园区进行了全面梳理摸底,并整合市场监管、经信等11个部门数据,实现对18万家工业企业数据空间定位,绘制形成23个产业链空间集聚分布图。
“在图上可以清楚看到两江产业园区的‘四至’范围和2600余家企业信息;各类企业在扩充产能、调整用地用房时也能快速匹配周边最合适的配套情况、产业链部署。”郑运松一边用鼠标拖动展示园区情况,一边解释道。
两年来,在“产业用地智治”应用赋能下,两江新区引进重庆丰利钛新材料项目,补齐了航空航天产业链原材料环节短板;北碚区引进恒舰高端摩托项目,强化了高端摩托车产业链发动机研发生产环节,推动重庆工业用地实现按产业链供地。
吊嘴危岩,位于奉节县永乐镇,面积2.88万平方米,体积140.6万立方米,威胁着长江航道、白帝城景区。
点击“危岩地灾风险管控”应用,三峡库区规模大、险级高的危岩基本情况一一出现在屏幕上。这些危岩一旦发生崩塌,将会对航道及周边居民产生巨大威胁。
“危岩地灾风险管控”应用演示
对此,重庆构建了“天空地”一体化监测预警体系及四重网格监测体系,确保每一块危岩的丝毫“异动”会被立刻捕捉。
初步实现三峡库区431处危岩全链条多跨协同风险管控,完成全市4208个小流域数据采集建库,优化小流域地灾气象风险预警及避险撤离场景功能……两年多以来,不断完善的隐患底数“一张图”、越织越密的监测预警“一张网”,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如今,重庆的步行街上,上网上“云”的窨井盖守护着群众脚下安全;跨江大桥上,被纳入实时监测的位移数据,保障着每一次出行;田间地头里,拥有“身份证”的耕地,让保护监管更加给力……
大到治山治水管地,小到路口流量监测,数字化正精细描绘着这座超大城市的未来画卷。
“数字时代,自然资源部门更要做好‘赋能’,不仅针对内部业务,也要赋能其他部门。”重庆局党组书记、局长扈万泰说,“我们要在自然资源部和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进一步落实‘一张图’建设和数字重庆建设要求,深化‘四个融合’,持续发挥要素保障作用、增强空间协同能力,推动各项改革提质增效;进一步夯实‘一张图’成果体系和应用体系,打造‘一张图’建设重庆样板,将空间数智化治理的基本能力赋能给整个城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