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媒体宣传

新疆:向“新”而生 向“绿”而行 |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②

发布时间:2025-09-27 11:31
来源:自然资源部 2025年09月26日 12:01 北京
发布单位:宣教中心
有效性:
【打印文本】
访问量:


位于中亚造山带核心部位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跨世界古亚洲和特提斯两大成矿域,矿产资源禀赋突出、成矿条件优越。

进入新时代,新疆紧紧围绕其在国家全局中的“五大战略定位”(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打造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打造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打造维护国家地缘安全的战略屏障),锚定矿产这一显著的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推动以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为牵引的矿业产业始终秉持“两山”理念,在天山南北广袤大地上向“绿”而行。

加快矿山生态保护修复

机器轰鸣,尘土飞扬,满山疮痍……曾经粗放的矿产资源开发,给新疆各地老旧矿区留下了累累“生态伤痕”。直面历史欠账,新疆下定决心加快推进矿山生态修复与保护,促进矿产资源科学、高效、绿色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十三五”以来,新疆聚焦制度和管理双重设计,不断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监管,健全生态修复技术和标准规范体系,有序推进已闭坑矿山、政策性关闭小煤矿和砂石黏土矿治理,全区自然保护区1021个应退出矿业权全部整改到位、171个矿山完成恢复治理,有效改善了矿山及周边环境现状,促进了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良性循环。新疆查明全区未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图斑,并将治理恢复目标任务分解下达至14个地(州、市),加快推进图斑销号工作;利用综合遥感、地理信息等技术,初步建成新疆矿山生态修复监管系统;成功申报东天山南麓(吐鲁番市)、准噶尔盆地西缘(克拉玛依市)等4个国家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规划生态修复面积66.86平方千米。

20219月起,新疆推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方案、土地复垦方案“三案合一”,从源头强化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可可托海镇位于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北部,曾为新中国国防事业作出重要贡献,20世纪末因资源枯竭关闭矿区。数十年矿业开发,导致这里的自然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地质灾害频发。2013年以来,可可托海先后实施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试点工程、额尔齐斯河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推进生态修复与转型发展,实施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建成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老矿区焕发新生机。

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昌吉回族自治州,横跨该州吉木萨尔、奇台、木垒三县,境内准东煤田是我国最大的整装煤田,预测储量3910亿吨。2023~2024年,准东开发区投入4100多万元,全覆盖、无死角治理辖区146处历史遗留采坑(点位)地质环境,面积达2.27万亩,有效遏制了地表水土流失,维护了生态系统及物种多样性。

大力推行绿色地质勘查

地质勘查,是矿产资源开发的起点和基础。“十二五”以来,新疆围绕国家所需、新疆所能,大力推动地质勘查尤其是绿色地质勘查,最大限度减少或减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扰动和破坏。

为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勘查要求,从2014年开始,新疆部署的自治区本级财政出资地质勘查项目,要求承担单位编制实施方案时增设绿色勘查内容,野外地质勘查应用绿色勘查技术和装备。20249月,新疆出台《关于推动矿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专门就加快实施绿色勘查进行部署。今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印发《新疆绿色勘查工作指南(试行)》,明确方案编制、工作保障等十项绿色勘查内容,促进矿产资源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新疆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成立怀柔实验室新疆基地,创建新疆矿产资源与数字地质、中亚造山带大陆动力学与成矿预测等重点实验室,创新和丰富成矿理论及找矿模式,全方位、多维度践行绿色勘查理念,着力解决“在哪部署找矿、找什么矿、怎么能找到矿”等问题。

去年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局规模化扩大绿色勘查设备装备应用,配备符合快找矿导向、精准化需求、全地形目标的高精尖先进仪器装备,确保设备上得了高山、探得了深地。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高海拔、深切割、浅覆盖特征,地质勘查特别是绿色勘查离不开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支撑。

哈密市伊吾县煤炭资源丰富,主产高含油煤。多年来,伊吾工业园区引入多家企业,高效推进煤炭资源绿色勘查开发、清洁利用,形成从上游煤炭开采到下游精细化工生产的完整链条。在该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岔哈泉工业园区,总投资1700亿元的国家能源集团哈密能源集成创新基地正在加紧建设,计划2027年年底投产。其核心工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煤直接液化二代技术,以及新一代煤间接液化技术、石脑油甲醇耦合裂解技术,同步应用新能源绿氢与煤化工耦合技术,具有绿色清洁高效等特点。

同样以煤炭资源闻名的准东开发区,是正在加速发展的能源之城,“绿色”这张名片越擦越亮:绿电替代、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耦合、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和资源化利用……正驱动煤炭产业价值链向高端延伸。9月上旬,我国最大的煤制天然气生产基地外输管道——准东煤制天然气管道干线工程正式开工,建成后将与西气东输管道系统互联互通,持续提升我国天然气资源供应保障能力。

在新疆找矿“大会战”中,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科技攻关,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研发出适用于高海拔、深切割区域机械运输的智能化钻机、大载重无人机和踏勘机器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局阿克苏地质大队承担的乌什县北山铝土矿调查项目,采用反向缓倾斜定向钻孔工艺,解决矿体倾向方向山体较高施工难题,架设索道运输钻机和物资,有效减轻了对自然生态的扰动。

前不久,多家单位发起成立“阿勒泰地区矿业开发联盟”,推动该地区绿色矿业发展迈向新阶段。

着力加强绿色矿山建设

经过接续努力、综合发力,天山南北崛起的一座座现代化绿色矿山,正在重塑全区矿业内在基因与外在形象,成为绿色矿业转型发展的主阵地。

“对绿色矿山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定期抽查机制,及时将不符合要求的绿色矿山移出名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处负责人表示,矿山企业积极性不断提升,国有大中型矿山企业发挥了引领带头作用。

多年来,新疆稳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建立国家、自治区、地(州、市)、县(市)四级联创、企业主建、第三方评估、社会监督的绿色矿山建设体系,推进常态化遴选。今年,新疆启动新一轮国家级绿色矿山创建,要求从自治区级绿色矿山中,按不超过50%的比例遴选推荐。

截至目前,新疆已建成绿色矿山176家,其中国家级61家、自治区级115家。这些标杆矿山如同一颗颗绿色明珠,镶嵌在全区广袤的矿业版图上。

新疆首部绿色矿山建设地方性法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绿色矿山建设促进条例》已施行,明确新建、改建、扩建矿山应当对照相关行业标准开展绿色矿山建设;生产矿山应当加快绿色化改造升级,限期达到绿色矿山标准……该州现有绿色矿山3家,其中国家级1家、自治区级2家。“计划到2028年,持证在产的90%大型矿山、80%中型矿山达到绿色矿山标准。”该州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说。

位于帕米尔高原腹地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乌拉根铅锌矿,是自治区级绿色矿山。新疆紫金锌业有限公司采用超低品位混合铅锌矿高效分选等技术,实现低品位锌回收率90%左右并攻克氧化矿回收难题;实施选矿智能化升级、矿卡“油改电”改造,将单位能耗压缩至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建立工业废水100%循环利用体系,年节水超140万立方米;将尾矿转化为坝体加固资源,彻底消除污染隐患。“绿色勘查开发,既是生态责任,更是永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该公司负责人表示。

近年间,准东开发区绿色矿山建设成效斐然,衍生成果获得科技创新、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超百项,取得国家级、自治区级荣誉十余项。目前,十个在产煤矿全被纳入绿色矿山名录。矿山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攻关,实施以矿区和排土场为重点的生态修复工程,种植小叶榆、金叶榆等耐旱树木百余万株,绿化面积达4500余亩;下大力气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开展污染防治、地质灾害防治、水土保持等综合治理;引入先进技术与设备,强化固废综合利用……昌吉州自然资源局准东分局被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授予“2024年度绿色矿山突出贡献单位”荣誉。

被昆仑山环抱的和田地区矿产资源富集。近年来,该地区推动能源矿产行业向智能化转型,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追求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的开采方式。

新疆有色金属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矿山采选技术向中高端迈进,冶炼工艺向智能化推进。该公司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快绿色提锂技术、低品位伴生资源选冶一体化利用等重大技术成果转化应用。

同时,全国矿业行业领先的纯电、混动矿卡,5G+AI+高速网络链路,矿山三维、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已在新疆各地矿山特别是绿色矿山中得到广泛应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