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擘画了未来五年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蓝图,也向全社会传递了“五个心”——信心、决心、恒心、初心、同心。“十五五”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走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十四五”,我们又该如何奋进“十五五”?即日起,《中国自然资源报》推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系列评论,敬请关注。

信心赛黄金,爱拼才会赢。大到国家,小到个人,信心,向来是最坚实的支撑、最恒久的动力。
回望来时路,我们看到,中国在风雨洗礼中成长,中国信心也在历经考验中越来越足。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接力长跑”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信心的重要——“在困难和挑战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来,保持发展定力、增强发展信心,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爬坡过坎,关键是提振信心”“只要笃定信心、稳中求进,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当进入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阶段,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用一句“增强必胜信心”吹响了新征程的进军号令。
必胜信心从哪来?
从基本判断中来: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更加彰显。
从发展成就中来:“十四五”时期,面对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变乱交织,我国经济顶住了压力、增加了规模、提升了质量,为中国信心筑起了最坚实的基座。再看自然资源,“十四五”我们的家底更加厚实,耕地的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格局逐步形成,新发现大中型油气田和矿产地534处,海洋和林草产业年产值双双突破10万亿元,蓝色经济、绿色经济成为拉动经济的有力引擎;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展现勃勃生机,塔克拉玛干沙漠戴上“绿围脖”,科尔沁沙地再现草原风光,蓝色岸线更加亮丽,废弃矿山披绿生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绘就了一幅幅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在法治与改革的双轮驱动下,自然资源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一张图一套数一张表”的管理体系初步成形,上千座矿山成为国家级绿色矿山,每万元GDP占用的建设用地面积下降了16%……
但,征程万里仍有重任千钧。放眼全球,这是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环顾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国内大循环存在卡点堵点,新旧动能转换任务艰巨,民生保障存在短板弱项……毫无疑问,前进路上,我们仍会遇到涉滩之险、爬坡之艰、闯关之难。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强大国内市场,需要我们深化土地等要素市场化配置,统筹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缩小用地“分母”,做大产出“分子”,让每一寸土地都能地尽其利;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需要我们牢牢守住耕地红线、端稳“中国饭碗”,提升县域国土空间治理水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需要我们坚持陆海统筹,着眼缩小东西、南北、城乡差距,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推动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我们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做好“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加减法,让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让绿色发展足音更加铿锵有力。
面对乱云飞渡、困难挑战,“十五五”发展蓝图给我们勾勒出了一个“确定的中国”——经济增长的确定性、发展提质的确定性、改善民生的确定性、深化改革的确定性、扩大开放的确定性等。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是我们增强必胜信心的来源。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正如歌中所唱,摸得着的信心、看得见的拼劲,是最质朴的方法论。开启新征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满怀必胜信心,拿出拼的劲头,沿着“确定的中国”,一步一步踏实走,助力“十五五”蓝图落地生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