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热点 / 党建 / 青年论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重温长征精神

发布时间:2021-07-01 12:59
来源: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发布单位:机关党委
有效性:
【打印文本】
访问量:


生态修复处   吕乔森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长征胜利85周年,这是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两件大事。

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工农红军突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重重围剿,取得了最后胜利。

长征的胜利不仅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保存了红军队伍和革命力量,使共产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而且在这场战略远征中还诞生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精神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民族精神品格的集中展示,其丰富的科学内涵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193410月,中央红军离开江西于都,拉开了长征的序幕。34万于都人民倾其所有,无私奉献,倾力支援和掩护红军突围转移,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当时,于都河河宽600多米,为了保证红军顺利渡河,于都人民调集了800多条大小船只,有的用作架设浮桥,有的用作摆渡。有一位曾姓老大爷将自己准备用来做棺材的“寿木”拿来了给红军当桥板,红军战士过意不去,执意不收,老大爷发了火,嚷道:“你们是不是嫌我的木材不够好?”另一位赵姓老表听说红军架设浮桥需要木料,就要拆瓜棚,当时南瓜还未完全成熟,红军材料征集组的同志劝阻他说:“瓜还没有熟,瓜棚不能拆!”他一听,“啪”地一下就把瓜藤扯断了,并主动把搭瓜棚用的木料扛到了于都河边。

193410月,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19348月,红六军团撤出湘赣根据地。19351月,遵义会议召开。19356月,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193510月,红一方面军胜利到达陕北;11月,与红十五军团会师。19366月,红二、六军团合编为红二方面军,7月与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193610月,红一方面军与红二、四方面军在会宁地区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途中,我们党始终植根于人民,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一支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的队伍,硬是凭借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在人民群众的倾力支持下,闯过无数艰难险阻,趟出一条“把活路堵死、向死路求生”的新路,最终到达胜利彼岸。

二、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罗列出一组数据:中央红军在367天的长征中,进行了300余次战斗,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两万五千里路程上,只休息了44天,日均行军74里……据统计,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时的86000人,抵达陕北时只剩6000多人;平均每走1公里就有4名红军战士倒下,每14人只有1人到达陕北。

长征路上,刚开始,中央红军较为顺利地通过国民党反动派设置的第一至第三道封锁线。为阻止中央红军与红二、六军团会合,蒋介石调集30万重兵组成五路大军,沿湘江、潇水两岸建起550多座碉堡,构筑起第四道封锁钱。中央红军历经九天血战,终于突破湘江封锁线,但也付出了牺牲三万多人的沉重代价。

正是对民族命运和国家前途的深切忧患和责任担当,使共产党人淬火成钢,激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力量,直面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和流血牺牲,将长征这段险象环生的苦难跋涉,走成了一曲气壮山河的史诗。

毛泽东主席在1958年出版《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上对《忆秦娥·娄山关》批注说: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于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充分概括了共产党人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三、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在金一南将军所著《苦难辉煌》一书中有一段描述:……上海地下电台被敌破获……长征前夕,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之间的联系已经中断了……而恰恰是这种中断,使中国共产党人终于获得自主选择自己领导人的机会。

从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直至遵义会议,在党的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自己作出选择,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从此将中国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遵义会议在1935115日至17日召开,226日,红军就在二渡赤水时迎来了长征途中第一个大胜仗——五天内取桐梓县、夺娄山关、占遵义城,歼灭黔军和国民党中央军的增援总队共20个团、俘敌3000人。历史总是意想不到,这次战役的国民党中央军指挥官吴奇伟,在14年后率部起义投奔共产党,并在天安门观礼台上出席了1949101日新中国诞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长征的胜利,使我们党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才能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这是在血的教训和斗争考验中得出的真理。

四、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在艰辛的长征路上,为了建立新中国这一共同理想,共产党人团结一致,无坚不摧。年龄大的红军战士帮忙年龄小的扛枪,身体强的扶身体弱的前进,官兵平等,同甘共苦。红三军团一个连九名炊事员相继倒下,却没有一个战士因饥饿而逝;一位老战士身着薄衣,在大雪山里因为受冻牺牲了,首长人欲怒斥军需处长为什么不给老战士发棉衣,却没曾想到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生死关头,大家争相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忆长征》的作者杨成武将军曾动情地说道:许多红军战士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前途,英勇无畏地献出了自己的一切,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们想到的都不是自己,而是所信仰的革命事业。

五、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长征队伍里,有57岁的晚清秀才、高呼“死也要死在红军里”的爱国人士周素园;有脱下袈裟参加红军的宗教人士桑吉悦希(天宝);有和刘伯承元帅歃血为盟结为兄弟的少数民族首领小叶丹……长征途中,有吴修珍老人,先后救治了40多名红军伤病员;有许多可敬可佩的船工师傅,冒着生命危险为红军驾船,突破了乌江、湘江、大渡河、金沙江的封锁,为长征的最终胜利保留了火种。

人民群众把红军当作自己的队伍,红军也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毛泽东主席说,如果国民党“也学红军的长途转移,那是一定会被消灭的”,“因为他们没有人民的援助”。长征,就这样成为积淀在亿万中国人心中的集体记忆,成为彪炳史册的精神象征。

长征之后,历史翻开了一页又一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抗疫精神,这些无不是长征精神的继承和拓展,其中所蕴藏的那些撼人心魄的感动和震动,总能从70年前的那次远征中找到渊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激励和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发愤图强、奋发有为,继续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长征路上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愿以理想为魂、以信念为魄,从长征精神中汲取强大力量,为国家的崛起和民族的复兴,执着追求、坚定前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