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 在1楼科普小课堂,了解一个关于最软石头——滑石的故事;在2楼主题展厅,开启一段关于地球构造演变及新疆矿产形成的科普之旅;在5楼学术报告厅,聆听一场地质视角下的新疆冰川与河湖的讲座……
9月13日,在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中,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组织自然资源系统干部职工同乌鲁木齐市大中小学生及各族群众一起,在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开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的科普活动。
9月13日,在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5楼学术报告厅,新疆大学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学术副院长、教授李鑫,正在作题为《地质角度看美丽新疆——冰川与河湖》的科普讲座。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王亚芸 摄
9月9日正式开馆的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是西北地区展陈面积最大的专业地质博物馆,展出标本有1.2万余件。
从小在新疆长大的蔡红表示,博物馆展陈非常全面,大气磅礴,让自己第一次对新疆的矿产资源有了完整系统和全面深刻的认识,对新疆有了全新的认识,自豪感油然而生。
9月13日,观众正在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2楼展厅参观。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王亚芸 摄
“我对新疆的资源禀赋和地质环境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也更加明确了个人职业规划。”来自新疆大学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大三学生杨浩表示,参加科普月活动让自己受益匪浅,尤其是通过讲座了解了新疆冰川与河湖的成因、演变过程以及它们对生态环境与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通过博物馆丰富的矿石标本、系统详实的地质资料以及清晰的历史脉络,对新疆广阔与深远也有了更加直观和系统的理解。
9月13日,在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1楼科普小课堂,孩子们正在听老师讲最软的石头—滑石。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王亚芸 摄
“这位亲近我们的朋友,我以前居然不认识它。”今年12岁就读于乌鲁木齐市第20小学6年级的程堉琦,在现场聆听完《最软的石头——滑石》的科普讲座后感叹道,“原来石头领域还有这么丰富的知识,有能写字的石头、会发光的石头、可以吃的石头、可以做衣服的石头。”
新疆汇天富土地规划咨询有限公司工程师龙海川在每一种矿石标本前都认真仔细地一一观察,“了解地球从远古到现在的构造演变,对工作中分析土壤结构和进行土地调查评估有一定的帮助。”
9月13日,在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2楼展厅,新疆汇天富土地规划咨询有限公司工程师龙海川跟朋友正在参观。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王亚芸 摄
据了解,科普月活动期间,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还将针对不同年龄段观众需要,推出趣味科普实践活动和科普知识讲座,不断增强活动吸引力和趣味性,让各族群众在探索中培养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在全社会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技术支持:自治区自然资源信息中心(自治区自然资源档案馆)
地址:乌鲁木齐市金银路56号邮编:830002
政府网站标识码:6500000049备案序号:新ICP备 09002870号
网站域名:zrzyt.xinjiang.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