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媒体宣传

最新发现:极端高温事件频发将减弱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

发布时间:2024-11-19 10:58
来源:新疆自然资源
发布单位:宣教中心
有效性:
【打印文本】
访问量: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土地变化与生态模拟科研团队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全球极端高温事件不仅变得更频繁,而且强度也在增加,显著减弱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

该团队结合大气反演模型、地球系统模式、机器学习模型模拟的碳通量数据,以及全球气象站点及再分析网格数据系统,评估了近40年全球极端高温事件演变规律,解析了极端高温事件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影响,探讨了吸碳与排碳环节以及水热条件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影响机制。

据悉,全球陆地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每年吸收近14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在减缓全球变暖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随着全球范围内极端高温事件频率和强度的持续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的二氧化碳吸收能力受到了极大挑战。该研究结果表明,全球极端高温事件不仅变得更频繁,强度也在增加,以082天/年和0023°C/年的频率及强度增长,这显著减弱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其中热带地区影响最为明显,贡献约占81±48%。

相较于极端高温事件的频率,极端高温事件的强度对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减弱作用更强。“主要由总初级生产力吸碳能力下降幅度远大于陆地生态系统呼吸作用排碳能力下降幅度引起。高温事件期间陆地碳汇能力的减弱,主要由温度或土壤水分调控向大气干旱调控的转变所驱动。”该研究成果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袁秀亮表示,应加强地球系统模式在植被—极端高温互馈关系模拟能力研究,有针对性地为“双碳”战略实施提供科学参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