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远古地球
你脑海里或许是
恐龙咆哮、冰川蔓延
别忘了
还有大片大片的森林
在陆地上默默生长、繁茂
时光流转,物种更迭
动物化石让我们看到远古的热闹
可那些植物去哪了
煤炭:植物变的 “黑色黄金”
煤炭:由远古植物残体没入水中,经受生物化学作用,然后被地层覆盖并经物理作用与化学作用而形成的有机生物岩,包括泥炭和煤。
生成过程: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泥炭化作用和煤化作用,形成要几千万到几亿年。
![]() |
泥炭化作用阶段:植物死后被水淹没,在缺氧环境下形成泥炭层(主要是腐殖酸和沥青质)。
煤化作用阶段:泥炭被埋在地层下,经压力和地热,发生压紧、失水、胶体老化、固结等一系列变化,变成褐煤、烟煤、无烟煤(煤化)。
![]() |
最易成煤的时期:石炭纪、侏罗纪等。我国华北石炭纪 - 二叠纪、西北侏罗纪的煤,占全国总量超 80%。
硅化木:树的 “石头标本”
![]() |
分类:按二氧化硅的结晶情况和程度,分为蛋白石、玉髓(玛瑙)、普通硅化木三类。
![]() |
蛋白石硅化木 |
玉髓硅化木 |
普通硅化木 |
生成过程:硅化木的形成是硅替换取代木质纤维的过程,即同时发生溶解作用和沉积作用,从而使一种物质取代另一种物质的“交代作用”。树木深埋后,二氧化硅等经地下水进入,替换木质;条件适宜时,年轮、细胞等细节都能保留,最终变成坚硬化石。
![]() |
硅化木内部显微结构——管壁细胞
形成时期:主要形成于石炭纪到白垩纪。国内多见于新疆、辽宁、浙江等地;国外如美国、阿根廷等也有分布。
这亿万年的瑰宝,既是研究古气候、地质的 “活档案”,也因稀缺和独特纹理,具有高端收藏和欣赏价值。
乌木:未完全 “石化” 的木头
乌木(阴沉木),是树木埋在淤泥里,经缺氧高压形成的 “炭化木”。
![]() |
乌木
生成过程:树木因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被深埋淤泥中形成,在缺氧、高压环境下,经厌氧微生物作用,木材中氢、氧元素流失,碳元素富集(即 “不完全碳化”),同时地下水携带的矿物质渗入,经数千年至上万年压实、脱水,最终形成质地坚硬、保留部分原始结构(如年轮)的致密深色物质。
它没变成煤,也不算化石,却保留了纹理,质地坚硬。形成要数千年到数万年,比煤和硅化木 “年轻”。加工后极具收藏价值。
![]() |
形成时期:一般在2000年至数万年之间,主要是新生代(尤其是新生代第四纪冰河期)之后。热带地区多产,我国四川、长江中下游有分布。
活化石:远古植物的 “幸存者”
地壳运动、火山活动等灾害下,远古植物不断优胜劣汰。有的成了真化石。有的成了 “活化石”,比如桫椤、苏铁,至今朝气蓬勃。
它们都是研究古气候、古生物等的重要证据。
桫椤: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中生代起源,侏罗纪曾是植物界霸主,冰川时代幸存者,有 “植物界的大熊猫” 之称。
![]() |
苏铁:现存最古老的种子植物,3 亿年前起源,侏罗纪最盛,极度濒危,是研究物种演化的关键。
![]() |
珙桐:我国特有,1000 万年前广泛生长,第四纪冰川后仅存于我国西南和中部,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 |
银杏:3.45 亿年前石炭纪出现,第四纪冰川后仅我国幸存,是最古老的孑遗裸子植物。
![]() |
水杉:中国特有,历经第四纪冰川浩劫,生命力强,全球广泛栽培,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曾经繁盛的远古森林
或化作黑色黄金点亮生活
或成为藏匿亿年光阴的时间使者
更有不屈的生命强者成为远古遗珠
它们历经岁月轮回
古朴而神秘
是地球历史永不褪色的远古记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