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媒体宣传

“金叶子”闪耀五指山 | 我为绿水青山代言⑩

发布时间:2025-10-17 10:58
来源:自然资源部 2025年10月16日 15:25 北京
发布单位:宣教中心
有效性:
【打印文本】
访问量:


今日中国,中国式现代化的巨轮正破浪前行。20058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安吉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20年来,“两山”理念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也指引着中国“两山路”越走越宽。

守护绿水青山,人人都是代言人。为纪念“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中国自然资源报社推出“我为绿水青山代言”主题采访活动,走近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海,看生态之变、寻“两山”故事、听百姓心声,与那里的人一道感受绿水青山间的幸福,一同见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碧海银滩也是金山银山”,一起让“两山”理念传得更远、影响更深。


汽车沿着山路盘行而上,转过最后一道弯,稳稳地停在毛纳村村口。远山如黛,溪水潺潺。位于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的毛纳村,就藏于青翠掩映的山间雨林中。

群山环抱中的毛纳村。陈琛 摄

“来歇歇脚,喝口茶吧!”刚进村,就有好客的黎族大姐招呼道。“先不急,去茶园看看。王越在那边等着呢。”水满乡自然资源和规划所所长王学宗指着不远处,只见绿叶丛中的一抹鲜红身影甚是亮眼。王越,是村里懂茶的“90后”。清晨下过阵雨,放晴后的茶园蒸腾着水汽,衬托着叶片鲜翠欲滴。“拇指和食指捏住,使个巧劲儿,不能用指甲掐断哦。”王越一边告诉记者诀窍,一边示范,指尖翻飞采下一叶嫩芽,摊开在掌间。“这里纬度低、海拔高,土壤微酸、土层深厚,加上四季温差小、终年云雾缭绕,我们的大叶茶可不一般。”从茶园一路回到自家茶屋,她沏水泡茶。热水倒入茶壶的瞬间,墨绿色的茶叶根根竖起,清香扑鼻。“前些年,我在外地做餐饮,看着巴掌大小的铝箔袋里塞些初加工后的大叶茶叶子,就能卖出近百元。”王越说,想到自家的30多亩茶园,她意识到绿叶子也是“金叶子”。打定回乡创业主意的王越重返大山,一头扎进茶园。但采茶路并没有想象得那般顺利。“有一阵子,乡亲们都背着竹篓一股脑儿钻进雨林采茶。没多久,野茶被采光,甚至有人趁夜把成片的林子砍倒种大叶茶。”毛纳村党支部纪检委员王政珠告诉记者,就在全村掀起“茶叶热”时,毛纳大叶茶却遭到茶商冷落:“你们村的茶味道大不如前了!”哪里出了问题?大家一时都没了主意。得知情况的五指山市林业局派来的林业专家道出缘由:热带雨林气候让村里土壤富含矿物质,是茶叶里茶多酚的主要来源。以前野茶卖得俏,源于雨林润泽。村民们起初不懂“林茶共生”的理念,但得知砍了树、毁了林就意味着断了大叶茶的生路后,大家恍然大悟。于是,在五指山市自然资源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市林业局的规划指导下,毛纳村拿出了一套“治疗方案”:山顶保留原始林发挥“绿色水塔”作用;山腰种茶,五丛为一组间种母生树,以木护茶;山脚则将先前开垦种田的土地又用来种树,并以竹子芭蕉固土。施了“好方子”,短短几年间,毛纳村“药到病除”。如今,村里一叶成一业,林茶休戚与共,依着山势向远处绵延。“还是原来的味道”,茶香萦绕阡陌,吸引八方来客。用3万多根竹子搭建而成的毛纳村游客中心已成为“打卡地”,特别是黎寨船屋民俗展示区、活动演艺区和黎族服饰体验区格外受欢迎。“我喜欢黎族的装饰,一闪一闪,像宝石一样。”从辽宁沈阳远道而来的6岁小姑娘朵拉,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格外新鲜。“不用钢筋水泥,我们以竹为‘骨’打造了游客中心,与远处的五指山主峰相映成趣。”毛纳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经理王思林告诉记者,这些竹子源于“两山”理念发源地浙江安吉。毛纳与安吉,相隔2000公里的两地也因此有了“梦幻联动”。2022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毛纳村考察时指出,乡村振兴要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总书记的嘱托,毛纳村村民牢记在心。琼岛阳光灿烂,村子里绿树成荫,带来清爽与凉意。“昨天学了采茶,今天去瞧瞧炒茶。”王学宗带记者前往村里的“和茹手工茶坊”。王柏和、王菊茹老两口在茶坊忙碌,烧红的炉子上架着一口铸铁锅,菊茹大姐一边熟稔地翻炒新茶,一边自豪地说:“总书记就在这里参与炒茶劳动,并买下两袋茶叶。”“现在大叶茶肯定不愁卖吧?”面对记者的提问,老两口相视一笑。原来,毛纳村早就跨过简单卖茶的阶段,村子成立的茶叶合作社实现了从“一片叶”到“一条链”的产业升级,辐射水满乡从“一叶兴乡”到“多链开花”。2024年,水满乡茶叶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茶青收入超1000万元,多元化的茶产品远销海内外。王学宗说,通往村子的路原本无名,现在叫作“金山路”。三载春秋,时光流转,如今的毛纳村正如总书记所慨叹的那般:“这个村真是欣欣向荣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