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资源报讯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印发《扎实开展废弃矿洞排查封堵整治严厉打击盗采盗挖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部署开展废弃矿洞排查封堵整治,严厉打击盗采盗挖行为。
《方案》明确,各地(州、市)自然资源部门会同相关部门严格履行矿产资源管理主体责任,制定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全面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排查,认真梳理采矿权和探矿权清单,运用卫星遥感影像、视频监控和无人机等技术手段,排查摸清政策性关闭矿山、保护地内退出矿山、正常关闭矿山及盗采点的废弃矿洞数量、地理坐标、封堵情况等,建立相关台账;遵循“边摸排、边治理”原则,及时整治发现的问题。
《方案》强调,在全面排查废弃矿洞基础上,参考以下原则确定封堵整治治理责任主体:对政策性关闭、保护地内退出的废弃矿山,由关闭、退出时确定的治理责任主体予以封堵;对正常关闭的废弃矿山,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由矿业权人予以封堵;对可以确定违法责任主体的盗采点,由违法责任主体予以封堵;对尚未封堵的废弃矿井,由治理责任人进行彻底封堵;对封堵不彻底的废弃矿井,组织重新封堵;无法明确治理责任主体或责任主体灭失的废弃矿洞,根据有关要求执行。
《方案》要求,参照《封堵废弃金矿矿井(洞)指导意见(试行)》封堵标准,对排查出的所有废弃矿洞实施永久性封堵;对地下矿山炸毁或者填实矿井井筒(矿洞)、露天矿山做好边坡治理和生态修复,做好政策性关闭、保护地内退出矿山、正常关闭矿山及盗采点的废弃矿洞矿区生态修复;强化对关闭废弃矿山治理验收,拆除供电、供水、通风、提升、运输等直接用于生产的设备设施,清理收缴留存的民用爆炸物品和危险化学品。加强风险研判,层层压实责任,对盗采活动全过程开展精准打击,依法从重打击盗采盗挖、违法开采、非法买卖矿产品等行为,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法律责任。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压实矿山企业安全责任、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责任;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加强日常信息互通及政策文件转发解读、相关许可审批业务并行联动审查、相关违法案件移交和协同办理;畅通举报奖励渠道,拓宽线索来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技术支持:自治区自然资源信息中心(自治区自然资源档案馆)
地址:乌鲁木齐市金银路56号邮编:830002
政府网站标识码:6500000049备案序号:新ICP备 09002870号
网站域名:zrzyt.xinjiang.gov.cn